報社(香港)訊 全球金融機構不得不頻繁調整中國2023年國内生産總值(GDP)的預測,甚至比2019年新冠疫情前更動蕩。中國解除新冠大流行封鎖後,許多人預期的爆炸式複蘇并沒有發生,迫使該國迅速做出改變。穆迪團隊上調11月中國增長預測,但稱目前評級前景仍不明朗,緊盯中國央行利率決議的指引。
根據歐洲共識預測提供商FocusEconomics收集的曆史數據,對中國GDP增長預測比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的動蕩更大。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稱,今年一開始人們寄希望于經濟複蘇,但現在結局似乎更加不確定,世界金融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大幅動搖,樂觀情緒在失業和房地産市場不穩定等擔憂的重壓下崩潰。#中國經濟#
(來源:SCMP)
美國俄勒岡州威拉米特大學經濟學教授兼係主任Liang Yan表示:「做出準確的預測總是很困難,但最近更是如此。首先,擺脫新冠疫情和封鎖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和行爲變化。」
「房地産市場低迷,利潤預期疲弱,信心不足給經濟帶來壓力,」他補充道。「第二,政策變化是适應性的,而不是主動的。政策制定者采取一些措施,等待觀察效果,然後決定下一步行動。這意味着經濟可能看起來表現不佳,然後有所改善,然後再次疲軟,然後有更多政策支持來推動經濟發展。」
回顧2019年,大約60家機構對中國的共識波動幅度僅在0.1個百分點之内,徘徊在接近6.3%的平均增長預期。實際增長率爲6.1%。
(來源:SCMP)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今年開始對2023年的預測爲5.2%,這一數字跨越了從1月到7月的三次預測,然後在10月降至5%。在中國宣布向地方政府發行1萬億元人民币債券後,本月預測升至5.4%。
聯合國金融機構對2019年做出更嚴格的預測,即1月份增長6.2%,4月份增長6.3%,7月份再次增長6.2%,10月份增長6.1%。
預測者将今年的起伏歸因于中國時斷時續的數據發布,例如出口量和青年失業率,房地産市場的不安情緒也已顯現。
「這種觀點很大程度上與政策公告有關,」香港經濟學人智庫全球貿易首席分析師尼克·馬羅(Nick Marro)表示。「即使在中國重新開放一年後,疫情引發的持續波動也讓預測變得複雜。」
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周二将其預測從5.2%上調至5.5%,此前中古10月底宣布将在今年最後三個月擴大基礎設施支出。今年,地方政府獲得創紀錄的3.8萬億元人民币,約合5244億美元的債券額度,爲重大建設項目提供融資。
在房地産方面,中國政府自2020年以來一直試圖通過切斷實力較弱的開發商的貸款和債券來降低杠杆過高的開發商帶來的係統性風險,該國一些最大的開發商已經拖欠付款。
從2002至2011年,中國出口導向型、投資驅動型經濟每年增長近10%,甚至更高。這種模式似乎已經改變,規模約爲18.1萬億美元。
穆迪分析助理董事兼經濟學家Heron Lim表示,由于中國政府年中預算增加以及發行1萬億元人民币債券,穆迪分析将11月份GDP預測從持平的5%上調至5.2%。他說,這些措施「改變了我們的想法」。
但現在,他的團隊還不清楚如何繼續。
(來源:SCMP)
「與此同時,我們等待更明確的消息是,中國是否會擴大2024年的預算赤字以支持增長,以及一旦美聯儲開始降息,中國人民銀行是否會發出進一步降息的信號,我們預計将于2024年6月完成這一進程,」Lim說道。
星展銀行經濟學家Nathan Chow表示,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爲5%,低于年初的5.5%,但預計未來會有所改善。
「對新經濟領域的持續投資應該會維持總體擴張,盡管速度比中國投資主導的繁榮時期更爲溫和,」他說。「财政和貨币政策将遏制失業并逐步提振消費者信心,随着信心的增強,近年來積累的大量家庭存款可能會流向支出。」
心得:全球金融機構對中國GDP的預測大幅動搖,甚至比2019年新冠疫情前更動蕩。穆迪上調11月中國增長預測,但稱目前評級前景仍不明朗。
I think the admin of this site is genuinely working hard in favor of his website, since here every stuff is quality based data.
Our partners have opened a new site vipeth.site I personally supervise the work of employees. In honor of the new year we are giving new users a registration bonus with promo code: NEWUSER24. It gives +70% on the first deposit. Soon we will introduce ne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better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