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恆大、碧桂園爆雷,民營房企深陷債務泥潭之際,中共央企和國企占據了銷售排行榜前列,同時大舉拿地,搶占資源。有分析認為,在民營房企普遍融資難的背景之下,中共政府正在加速房地產業的「國進民退」,中國房地產勢力版圖面臨重新洗牌。
機構數據顯示,1~10月中國百大房屋實現銷售總金額為4.56兆元(約6,2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降低12.8%。銷售榜中的五強被中共央企或國企背景的房企占據。
銷售榜第一是老牌央企保利發展。1~10月合同銷售額同比增1.4%,為3,682.1億元(約504億美元)。這個數量是排第22名的中國恆大546億元(約75億美元)的6.7倍。
銷售榜第三名至第五名的分別是:中海地產,同比增12.8%;華潤置地,同比增14.1%;招商蛇口,同比增9.6%。這些都是老牌中共央企,在這輪房地產震盪後勝出。
排名第二的是具有國企背景的萬科,合同銷售額3,116.1億元(約437億美元),同比下滑8.5%,表現頗遜色於其餘四強。
縱觀1~10月房企銷售排行榜,百強房企格局正在發生大變化,民企碧桂園跌出前五名,排名第六,合同銷售額同比猛降49.3%;另一家民企融創中國跌至17名,合同銷售額同比在前50名中跌幅最大,高達50.5%,堪稱斷崖式下滑。
與此同時,一些新面孔正在跨越式晉級。大型中共國企象嶼地產銷售額同比增72.4%,在銷售榜排名中上升至第36名,跳躍37個座次。
上述房企銷售額表現出的「國進民退」在搶占土地市場方面的表現更為顯著。土地儲備是房企開發的後備資源,決定企業未來的市場占有率。但現在,受制於資金實力以及地產業下滑態勢,曾經的大型民企都已經無力或不敢拿地。而中共央企、國企趁勢大舉搶占優質土地資源。
根據統計,1~10月末,百強房企中,2023年有近五成房企幾乎暫停拿地,這些房企多數的銷售業績排名在50強之後。
拿地前十名的房企分別是: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保利發展、萬科、建發房產、綠城中國、招商蛇口、濱江集團、中國鐵建、越秀地產,都是中共央企、國企背景的企業。
數據顯示,拿地金額TOP 100中,央企國企拿地金額占比達66%,民企僅占22%。從數量來看,上榜數量最多的地方城投平台,占比達四成。這就注定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的主導權掌握在這些央企、國企之手。
大型中共央企中海地產占據拿地榜第一位,新增土地價值1,063.9億元,是目前唯一拿地金額超過千億元的房企。10月24日,中海地產還以240億元拿下上海「巨無霸」地塊。
北美投資顧問Mike Sun對大紀元表示,「看準了民營房企的高槓桿困境,央企、國企出手拿地,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穩住基本盤,因為全中國的土地歸中共所有,最大的地主當然不希望土地貶值或無人問津。第二,大牌國企在擠出泡沫、降低槓桿的這一輪慘烈大洗牌過程中損失不大,趁民企衰退之際,加速推進房地產勢力版圖的『國進民退』。」
Mike Sun認為,自1998年以來以房地產開發及城鎮化為龍頭的經濟發展模式,目前已經走到盡頭,房地產崩潰的結局已無法改變。
中國房地產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房價持續下跌,徹底改變了此前房價只漲不跌的市場行情。中國經濟也呈下滑趨勢,年輕人失業率連創新高,官方7月發布的數據升至21.3%,更有學者指出,實際數字恐達46.5%。中國房地產公司的爆雷開始波及金融領域,恐引發一場巨大經濟危機。
心得: 這種國進民退的趨勢也反映出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於巨大變革之中,傳統的房地產發展模式可能已經無法持續,並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深遠影響。總之,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謹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