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每況愈下

最近幾週,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並有可能面臨長期停滯,這個現象引起了全球強烈關注。

「中國經濟奇跡已經終結」,這個消息迅速成為全球媒體的頭條新聞。

儘管中國經濟衰退令人震驚,然而在眾多媒體報導中似乎很少對這種可能性提出過任何警告。

與此相對,許多冷靜的經濟學家和評論家多年來一直在警告這種可能性。

另一方面,中共政權一直在對內對外稱讚新冠疫情結束後自身經濟恢復了較高的增長。然而外界一直都無法感受到這種經濟增長體現的任何跡象。

儘管中國經濟的真實情況仍不明朗,特別是隨著中共政府逐步停止公布關鍵數據,然而仍有不少可靠的指標表明,中國經濟正在衰退。

相當長時期以來,許多國際投資者,包括總部位於紐約的貝萊德(BlackRock)這樣的全球領先投資集團,仍然看好中國經濟。現在,這一切都已改變了。

兩個因素引人注目

整體而言,有兩個事件對中國經濟的評估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中共政權決定停止公布全國青年失業率數據。

這個決定是在青年失業率達到21.3%之後做出的,此舉表明實際失業率可能更高,而且還在上升。隨後,其它經濟數據也遭到政府撤銷。

其次,中國一些知名的房地產開發商頻頻遭遇破產。

恆大集團已在紐約和英屬開曼群島(the Cayman Islands)申請破產,同時在國內繼續去槓桿化。這些行動使恆大得以保護其在美國的資產。

碧桂園是中國最大的民營房地產開發商,但卻拖欠了2250萬美元的貸款。中植集團、SOHO中國等其它公司也相繼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困境。

過去兩年來,中國開發商的美元債券市場一蹶不振,價值損失高達87%。總部位於紐約的Debtwire是全球知名的專注於債務市場的新聞、數據和分析平台。根據Debtwire的分析,在1,549億美元的未償還債券中,這部分債券的價值減少了1,355億美元。

令人關注的是,在過去兩年中,中國國內已有逾50家建築公司倒閉。

另一方面,中國總值三萬億美元的信託業也面臨著巨大的金融挑戰。

外國投資者普遍拋售中國的股票和債券,而中國的各個銀行則採取各種措施維持人民幣穩定。

中國的這些問題積重難返,由來已久。這些問題在習近平執政之前早就存在,然而他上台之後採取的各項政策卻加劇了這些困難。

他出於意識形態需要敵視私營企業;他要求個人和企業自力更生;他認為人民必須勒緊腰帶過日子,為輝煌的未來而奮鬥,這是變相鼓勵儲蓄而非消費,鼓勵投資而非消費,因此導致中國經濟中不斷擴大的斷層問題而無法破解。

在中國經濟中,民營企業貢獻了約60%的GDP、70%的創新能力、80%的城鎮就業和90%的新增就業崗位。

十多年來,儲蓄和投資與生產性增長之間的失衡一直在不斷擴大。

而對儲蓄和房地產投資的重視導致了不可持續的泡沫;迄今為止,各省市政府越來越多地通過吸收債務來掩蓋這個泡沫。

甚至電動汽車的銷量也在下降,從而使製造商陷入財務困境。

經濟面臨複雜挑戰

不久前訪華的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指出,美國公司稱中國「無法投資,因為風險太大」。

雪上加霜的是,全國生育率的長期下降加劇了這些挑戰。僅這一點就對經濟增長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國正走在未富先老的道路上,停留在所謂的「中等收入國家」。

幾十年來,中國仍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經濟體,然而現在很可能正處於緩慢、長期的衰退期。

中共政權口口聲聲說要刺激投資,然而卻沒有出台實現這個目標所需的基本政策。外國公司正在逃離這個國家,原因各異,擔心員工安全就是其中之一。

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國可能會退出中共「一帶一路」倡議計劃,而德國等其它國家則開始反省與中共貿易失衡問題。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9/22/n14079229.htm

心得: 中國經濟面臨嚴重挑戰,政策不平衡、獨裁傾向、民族主義言論等使情況更加複雜。國際社會應密切關注,避免潛在的外部行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