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
6月7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以美元計,5月單月中國出口2835億美元,同比下降7.5%;進口2176.9億美元,同比下降4.5%。進出口總額為5011.9億美元,同比下降6.2%。
相比於此前幾個月,5月份數據有些難看。去年10月開始,中國出口量連續走低,在經歷疫情放開、春節之後,出口開始猛增,3月出口同比增長14.8%,4月出口同比增長8.5%,而5月則突然降至-7.5%。
中國一家信用評級機構「東方金誠」發佈的報告認為,3月出口高增主要由於集中出運,4月由於去年疫情高峰帶來的低基數效應,5月份上述短期因素消退,再加上海外需求下滑的影響顯現,另一個旁證是4月和5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持續處於收縮區間。
換言之,3月出口放量是由於此前幾個月積壓的訂單,在春節後集中交付;4月出口同比較高,是因為去年4月上海封城,導致去年4月出口量異常低,致使今年4月的漲幅顯得非常高。
而5月數據難看,也有一定「高基數效應」的影響。去年4月,上海疫情爆發,政府實施「封控」,造成去年4月出口訂單延遲交付,從數據上看,去年4月增幅收窄為3.9%,訂單擠壓到去年5月交付,造成5月的出口大漲14%。
值得注意的是,按人民幣計價和按美元計價的降幅不盡相同,按美元計價降幅7.5%,按人民幣計價,降幅0.8%,主要是最近人民幣兌美元的大幅貶值。
結構性轉變
如果從中國出口的目的地來看,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的份額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日本、美國等常年佔據主要位置的出口目的地,份額正在下降;俄羅斯、東盟的佔比在快速上升。
按人民幣計價,前5月,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同比下降5.5%,對歐盟增長3.6%,對日本下降3.5%。
與此同時,前5月中國對東南亞聯盟國家的進出口則增加9.9%,對俄羅斯則增長達到51.9%。
東盟也就此超過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歐盟、美國、日本則排在第二、三、四位。
除俄羅斯外,5月份中國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均出現大幅下降。
對東盟貿易增長主要因為,去年初「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議」(RCEP)生效後,對中國與東盟貿易關係促進作用明顯。
對俄羅斯貿易增長則因為,去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美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逐漸加碼,俄羅斯甚至無法使用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結算,這使俄羅斯不得不加大對華貿易力度。
加息大環境
環顧中國的主要貿易國,日子都不好過。5月,韓國出口同比增速為-15.2%,在4月深度跌幅基礎上繼續下滑0.9個百分點。5月,越南的出口同比下跌5.9%,已經連續下降四個月。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稱,過去12-18個月,全球貨幣政策的急劇緊縮,以及最近西方銀行業面臨壓力,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復蘇之路帶來憂慮。
5月,美聯儲連續第十次加息,此次加息後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00%—5.25%的區間,為2007年以來的新高。
5月加息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現在降息是不合適的。他認為,通脹會下降,只是速度不會很快,下降需要時間。
「如果這個預測大體上是正確的,那麼降息是不合適的,我們不會降息。」他進一步表示,如果需求進一步減弱,勞動力市場出現更多的軟化跡象,才可能會考慮降息。
美聯儲加息的目的是遏制通貨膨脹,但連續加息後還要保持在高位,使企業和個人借貸成本變高,壓抑了全球主要市場的需求。
外貿數據還展現出,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日子並不好過,前五個月,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1萬億元,下降7.6%;相比之下,中國的民營企業進出口8.86萬億元,增長13.1%,國有企業進出口2.76萬億元,增長4.7%。
其他數據也印證外資在中國的困境,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在中國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總額降幅達到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