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環境惡化 在華外企信心指數降到新低

近日,上海美國商會(AmCharm Shanghai)發布《2022年中國商業報告》。報告顯示,對中國未來五年商業前景持樂觀或略樂觀的公司比例在2022年降至55%,為1999年開始發布商業報告以來的最低值。

上海美國商會於10月28日發布了《2022年中國商業報告》(簡稱《商業報告》)。主要數據顯示,47%的受訪企業預計2022年收入將同比增長,這比2021年同比減少了29個百分點,至少是近10年來的最低預期;認為未來三到五年內在中國的收入增長將超過在全球增長的企業比例也為47%,比去年下降了22個百分點。

此外,有52%的受訪企業表示,其公司總部對中共經濟管理的信心在下滑;只有18%的企業把中國放在全球投資計劃中的首位,低於去年的27%。同時,對企業未來五年的前景持樂觀或較為樂觀的企業占受訪企業的55%,是1999年開始發布《商業報告》以來的最低值;比去年下跌了23%。

《商業報告》還披露,只有17%的受訪企業表示中共對外國公司的政策和法規在過去一年有所改善,比去年下降了19%;同時,認為惡化的比例增加了14個百分點,達到了36%。

認為中國經商環境惡化的還有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Chamber)。該商會9月21日發布《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2022/2023》(簡稱《建議書》)時,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說:「由於中國(中共)國門緊閉,歐洲企業難以預測日益複雜的政治、經濟和聲譽風險,暫無計劃增加投資。同時,將為在華業務對標企業承諾以及歐盟和美國的新供應鏈立法,企業強烈呼籲商業環境透明化。」

中國歐盟商會還表示,如今的中國,「政治任務優先於經濟發展」,並且企業認為中國市場的可預測性、可靠性和效率在逐步降低。過去四年,歐洲對華主要直接投資僅來自少數大型企業,其餘企業持觀望態度,僅維持在華的業務現狀,並積極考慮其它更為穩定的投資選項。

雖然上海美國商會和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報告都顯示中國的經商環境在惡化,外資企業對投資中國的興趣在遞減,但中共官媒《中國證券報》11月1日則發表署名文章稱,外資投入在同比增長,且外資「集體看好」中國市場。

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博士李松筠於11月5日告訴大紀元,「中共的所謂吸收外資的數據不可信。例如,彭博社在9月的報導中曾披露,今年前7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7.3%,但其中大部分資金是總部設在香港的中資企業把資金返回中國大陸。以去年的數據為例,中共的所謂外資中,高達76%是中資企業從香港把資金打回中國。」

三大因素打擊外商信心

上海美國商會主席譚森(Sean Stein)在介紹《商業報告》的影片中,介紹了受訪企業最希望中國經營環境改變的三大因素:調整清零防疫政策,因為嚴苛的清零政策衝擊企業信心,影響投資;緩和日益緊張的美中關係;以及增長中國消費市場。和去年相比,19%的受訪企業在今年減少了在中國的投資,首要原因和中國的疫情和防疫政策有關。

據《商業報告》披露,有超過56%的受訪企業認為,中共當局的政策偏袒本地公司。這個比例比去年多了5個百分點,為2017年以來的新高。

中國的投資環境如何,敏感的資本市場已有反應。美國投資公司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已暫停投資中國,並希望重新評估投資中國的風險。據《華爾街日報》11月3日披露的信息,考慮地緣政治和中共的清零防疫政策,老虎環球今年一直在減持中國股票,且將投資重點轉向印度和東南亞市場。

看法:
中共的清零封控政策、房地產和經濟大幅放緩,尤其是清零封控措施,對生產和消費都造成很大的衝擊,導致失業率升高和收入下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很多所謂的中產階層已經『返貧』。再加上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以及它在俄烏戰爭中的親俄立場,和對台灣發出的戰爭威脅等,都在導致外資持續撤出中國。如今的中國,「政治任務優先於經濟發展」,並且企業認為中國市場的可預測性、可靠性和效率在逐步降低。

新聞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11/7/n13861027.ht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