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稳定并非通货紧缩

  今年以来,国内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货紧缩的讨论。

  通货紧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等特征,且常伴随经济衰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3%、9.0%和11.3%,均处于高位,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

  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震荡回落,7月份可能还会下行,这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我国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在全球持续高通胀的外部环境下,我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这是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我国始终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区间,不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政策调控过程中,不仅考虑当期效果,也会关注政策的滞后影响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注重跨周期调节和跨区域平衡。利率水平与潜在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不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或急刹车。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提升,为货币政策自主性不断增强创造了条件。由于采取了上述操作策略,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保持在正常区间,利率水平比较适中,对冲了短期经济波动,为物价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我国保持全球领先的制造业优势,从供给角度平抑了物价过度上涨。近年来,我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主动实施稳杠杆、调结构、抑泡沫,强调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支持,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保供稳价机制,保障了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产品以及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的稳定供应,从供给端维护了物价总体稳定。

看法:短期内物价出现一定程度下行,但并不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通缩阶段。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全社会经济活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網址: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3/07-19/10045713.shtml

1 則留言

  1. 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